2021-11-18 15:42:41來源:藥渡瀏覽量:598
文丨灰黃豆
2021年11月1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按法定程序同意百濟神州有限公司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這標志著百濟神州登陸國內A股市場正式進入倒計時。此次上市也創造了兩個新的紀錄——百濟神州成為全球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中國港交所與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此次IPO的擬募資規模達到200億,或將刷新科創板開板以來生物科技企業募資額的最高紀錄。
北交所開張新聞刷屏不久,朋友圈因為百濟神州又再次熱鬧起來。萬事皆有矛盾兩面,百濟神州的發展更是,不夸大的說,百濟絕對算得上國內研發“大手”,稱得上“研發一哥”也稱得上“燒錢一哥”。如果非得要給百濟神州的獲批在朋友圈掀起如此之大的波瀾找一個理由,那么或許是百濟的被認可,讓無數行業相關者看到了“腳踏實地”的力量。除掉面包的凡俗壓力,從業者何人不有“懸壺濟世”之初心。
在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做“預期”,它形容的是人們當前所做的行為,是基于對未來的預期。預期有多重要,大可引起經濟危機,小可引起企業的動蕩。
百濟在販賣期望。
百濟神州于2010年成立,2016年募資1.82億美元成功IPO,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2018募資金額9.02億美元,登陸香港聯交所,2021年,即將登陸國內A股市場。由此,百濟神州將成為全球首家在納斯達克、港交所和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
但是目前為止,百濟仍未有盈利,不光如此,當我們回看百濟的財務報表,情況不容樂觀。
2021年前三個季度,百濟神州營收為62.2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59億元增長326.88%,凈虧損為55億元。這樣看下來,在不到4年的時間,百濟已經累積虧損近400億。
而在這大額虧損中,研發支出比例居高不下,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從2018年的46億元一直漲到了2020年的85億元,在此期間,不乏有人發出質詢,百濟的經營模式是否畸形,是否存在有鋪張浪費的情況。
市場對于百濟神州的期望仍然積極。這得益于百濟的研發實力以及研發態度,讓人們對于其未來的盈利充滿希望。
自成立以來,百濟神州已有3款自主研發產品獲批上市——
百悅澤?(BRUKINSA,澤布替尼膠囊,zanubrutinib)是第一個獲美國FDA批準和第一個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的中國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由此奠定了公司在中國抗癌藥領域領軍者的地位。
抗PD-1單抗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tislelizumab)與諾華的合作,為迄今為止中國藥物授權交易首付款和交易總金額最高的合作,也是其首個在中國獲批的產品,(附條件批準17用于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和 PD-L1 高表達的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12 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膀胱癌)患者,以及獲批 準聯合兩項化療方案用于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 NSCLC)患者)。
2020年12月28日,百悅澤? 兩項附條件獲批適應癥及百澤安? 兩項附條件獲批適應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于2021年3月1日生效。
而百匯澤?(帕米帕利膠囊,pamiparib)則是中國首款獲批用于治療涵蓋鉑敏感及鉑耐藥伴有胚系BRCA突變的復發卵巢癌患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劑。
百濟對于高昂研發費用的回應是其在全球的三期臨床試驗的進展——
截至2021年9月,百濟神州目前正在全球執行95項計劃中或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超過了40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包括了38項 III 期或潛在注冊可用的臨床試驗,總入組患者及健康受試者的人員總數超過了1.3萬人,海外入組的人數已超過半數。
其中,多個研究項目具備差異化乃至“first-in-class”潛力,如Ociperlimab(TIGIT抗體),BGB-11417(Bcl-2小分子抑制劑),BGB-10188(PI3Kδ抑制劑),BGB-A445(OX40抗體),BGB-15025(HPK-1抑制劑)和BGB-A425(TIM3抗體)等。
見慣了資本攢局迅速搭建起的創新藥企迫不及待上市圈錢,卻折戟于日趨嚴格的IPO批準門檻的場景,人們更愿意為百濟風格買單,預期在市場反應上的體現再也不過。
在此次百濟神州科創板IPO募資的200億元中,有132億元主要用于藥物臨床試驗研發項目,其次60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至2021年,百濟共擁有研發人員超過 2100名,占員工總數超過 40%。
此外,百濟神州在全球正加快擴大自主生產能力,以支持全球化的商業運營。除了在中國建設具有大規模產能、國際質量標準的蘇州小分子藥物產業化基地、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外,2021年8月3日,百濟今年還公布了在美國新澤西州霍普韋爾建設生產與臨床研發中心的計劃。
在未來隨著管線的進一步擴張,國際化的商業布局的進展,資金缺口會進一步擴大,有相關報道稱這個缺口數字約為100億元,為了支持相關發展,百濟將會持續“籌錢”。
未來會有更多的問題出現,走向全球性大藥企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路平坦。
但人們期待“濟世少年”的未來。
希望百濟可以“百創新藥,濟世惠民”,如他愿景“做生物制藥產業的變革者,為全世界的癌癥患者提供有效、可及且可負擔的好藥。”
參考資料:
1,https://t.10jqka.com.cn/pid_186120353.s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92y1k7TG2apkmsRnlgkqxA
3,https://mp.weixin.qq.com/s/YyIRtaYIHNTtA2VzgH_s7g
4,百濟神州招股書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