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08:56:45來源:醫藥筆記瀏覽量:646
2021年12月20日,百濟神州將TIGIT抗體的主要海外權益以29億美元價格授權給諾華,為其繼PD-1抗體之后又一項重磅合作。過去幾年來,國產創新藥陸續出海,范圍覆蓋PD-1、TIGIT、CD47等免疫檢驗點抗體,新冠中和抗體,ADC新藥,CAR-T,融合蛋白,小分子新藥等多種藥物形式。
百濟神州PD-1抗體、TIGIT抗體與諾華的兩項交易預付款即接近10億美元,總協議金額合計超過50億美元,且百濟神州可以獲得20-30%的較高比例銷售分成。預付款超過1億美元的License-out交易超過10項,其中唯一的小分子新藥為諾誠健華的BTK抑制劑奧布替尼,且僅售出神經系統適應癥這一項權益,源于其更好的血腦屏障通透性這一差異化設計。研發階段偏早期的License-out交易還有高誠生物的Galectin-9抗體和CCR8抗體,預付款合計搞到6000萬美元,加科思的SHP2抑制劑授權預付款搞到4500萬美元。
反觀License-in交易,買方除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外,還包括引進模式為主的企業和積極轉型創新的傳統藥企。傳統藥企中,先聲藥業、齊魯制藥、豪森藥業積極地從國外引進創新藥,恒瑞醫藥、石藥集團則主要從國內生物技術公司引進創新藥。
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在經歷快速進化,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在資本市場募集了充分的彈藥,也有國際化的意愿。另一方面,一級市場的持續火熱,新一波初創生物技術公司的創新性顯著增強,在這種背景下,新藥內循環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不過,頭部企業雖然積極布局國際化,但短時間還難于在歐美市場直接進行銷售端的競爭。因此,未來合作交易的模式會更加復雜,創新藥可能從初創Biotech授權給國內頭部藥企,頭部藥企推進到一定程度會將國外權益授權給跨國藥企。
以百濟神州引進維立志博LAG-3抗體為例,已經是全球權益的轉讓,而此前的新藥內循環多是國內權益的交易。因此,不排除百濟神州將LAG-3抗體推進到一定階段,再重復PD-1、TIGIT海外授權的合作故事。
總結
在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生態系統日益進化的今天,藥企競爭合作的格局越來越復雜,BD能力也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挑戰。今后,國產創新藥的發展路徑會越來越復雜,如何最大化市場價值,成為每一家創新藥企需要時刻考慮的問題。
來源:醫藥筆記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