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來,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藥研發公司迎來不少融資進展,這些公司研究領域涉及溶瘤病毒藥物、抗體/核素偶聯藥物、細胞治療產品、激動型抗體等。根據這些公司或相關投資方發布的新聞稿,我們篩選了其中備受關注的12家公司,看看它們都關注哪些疾病領域和創新療法?8月10日,康威(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威生物”)宣布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由國投創業獨家投資。本輪所募資金主要用于加速推進康威生物研發管線中多個項目的臨床試驗,以及推進后續項目的臨床前開發和國際合作。此前,康威生物于今年初完成由龍磐投資領投的A輪融資。康威生物創立于2018年6月,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新藥研發公司,專注于抗腫瘤“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免疫療法新藥的研發,創始人為余寧輝博士。目前,該公司已建立起三個技術平臺和多條抗腫瘤新藥管線,涵蓋免疫治療、小分子及偶聯、抗體偶聯藥物(ADC)。今年7月,康威生物研發的TLR7激動劑CAN1012在中國獲批臨床,擬定適應癥為晚期實體瘤。根據該公司新聞稿介紹,這也是其在中國第一個獲批臨床的新藥項目,并且已經在美國開展針對多種實體瘤的1期臨床試驗。8月10日,晶核生物醫藥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下稱“晶核生物”)宣布完成近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高榕資本、VI Venture、驪宸資本、老股東凱泰資本共同完成,募集資金將用于加速晶核生物在研的多個創新靶向核藥推向臨床階段,升級核素偶聯藥物研發平臺以及團隊建設。此前,公司已完成由凱泰資本和沂景資本共同參與的數千萬元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晶核生物是一家專注于核素偶聯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公司,于2021年由余海華博士和王羽博士共同創立。核素偶聯藥物的設計結構理念類似ADC,通過與特定靶點結合的靶向結構,利用靶點在體內組織的選擇性達到藥物在身體特定部位的富集,達到減少放射性元素攝入,同時加大放射效果的目的。目前,該公司已在腫瘤領域建立多個產品管線,包含小分子和多肽產品。8月8日,中山恒動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下稱“恒動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中山市健康科技產業基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騰業創投領投,中山青云跟投。本輪融資將加速恒動生物的研發進程,支持其把核心管線更快的推向臨床,造福全球腫瘤患者。恒動生物于2021年12月成立,致力于使用獨有的激動型抗體篩選、優化和評估核心技術平臺,開發具有1類新藥潛質的激動型抗體藥物。據恒動生物新聞稿介紹,該公司的技術平臺屬于新一代激動型“優化單抗”技術,開發的激動型抗體具有單抗形式和雙抗功能,不僅實現了激動活性的數量級提升,而且增強了腫瘤組織靶向性。目前,恒動生物已經建立多條管線,其中最快的產品將于2023年申報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8月7日,益杰立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益杰立科”)宣布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融資,共募集逾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本輪融資由晨興創投、煕誠金睿、三一創新和泰煜投資共同參與完成,天使輪股東源來資本繼續參與。本輪融資將用于益杰立科自有的核心表觀遺傳編輯技術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試驗,擴大并提升團隊能力,以及支持早期臨床試驗等方面。益杰立科是一家致力于利用特有的表觀遺傳調控技術治療多種疾病的生物技術公司,創立于2021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為張寶弘博士。據益杰立科新聞稿介紹,其專有的技術平臺可以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調控目的基因或同時操控多個基因的表達;并且可以不需要切割DNA,從而避免由此帶來的潛在風險,如脫靶效應、半衰期短和患者依從性差等問題。目前,該公司已建立多個候選產品的管線,覆蓋眼科,神經退行疾病,代謝和罕見疾病等。8月3日,廣州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泛恩生物”)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方資本領投,瑞伏創投和亞寶藥業跟投。本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泛恩生物多個細胞治療產品的IND申報與1期臨床試驗。泛恩生物成立于2016年,由周鵬輝博士領銜的團隊共同創立,主要從事實體腫瘤免疫治療藥物開發及相關業務。據該公司官網資料介紹,其團隊突破了實體腫瘤免疫治療的多個關鍵技術瓶頸,自主研制了多項實體腫瘤T細胞治療產品,包括個體化多克隆TCR-T細胞治療藥物、單靶點TCR-T/CAR-T、以及無遺傳修飾細胞治療產品TAL(腫瘤相關淋巴結T細胞)。其中,該公司第一個細胞治療產品(新藥)已經研發完成,目前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8月2日,杭州康萬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萬達醫藥”)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和戰略伙伴引入。本輪融資由東恒實業集團、華方資本和藍山投資共同參與,所得資金主要用于康萬達醫藥新一代溶瘤病毒管線產品的臨床研究和后續制導型病毒產品開發等。康萬達醫藥于2009年7月成立,創始人胡放博士在溶瘤病毒開發方面深耕多年。該公司自2016年開始,致力于自主研發,目前已打造三種新型溶瘤病毒藥物開發核心技術平臺,產品管線涵蓋腺病毒、痘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其中,研發進度最快的痘病毒產品已進入IND申報階段。8月2日,維泰瑞隆(Sironax)宣布完成B輪融資,共募集2億美元。本輪融資由云鋒基金和高榕資本領投,原有投資者包括淡馬錫、Invus、F-Prime Capital、斯道資本等繼續跟投。根據維泰瑞隆新聞稿,該公司計劃將所募資金用于RIPK1抑制劑的臨床開發,并進一步擴大公司研發規模、拓展研發管線,針對衰老相關退行性疾病開發各項候選藥物。維泰瑞隆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探索和開發用于治療衰老相關退行性疾病的創新藥物。該公司由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王曉東博士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張志遠博士聯合創建。目前,維泰瑞隆已經建立起了多元的研發管線,聚焦衰老相關退行性疾病的關鍵致病機理,包括細胞程序性死亡、神經保護性通路和神經炎癥。其中,主打療法RIPK1抑制劑SIR0365正在1期臨床試驗中用于治療COVID-19嚴重炎癥,它還在中國獲批開展治療與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相關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8月1日,厭氧生物宣布已完成億元A輪融資,由道彤投資和成都科創投共同領投,創東方投資、中喜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人才團隊建設、活菌藥物2期臨床試驗、候選藥物管線研發和菌藥生產平臺搭建。厭氧生物成立于2019年,創始人為承磊博士。該公司專注于人體微生物菌群創新藥研發,其依托農業部厭氧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已搭建了具自主知識產權的厭氧微生物高通量篩選平臺,構建了覆蓋中國多地的人體厭氧微生物菌種庫,包含上千個物種。厭氧生物自主研發的生物1類創新藥“陰道用四聯乳桿菌活菌膠囊”(代號為KAL-001)正是從上千株乳桿菌中經層層篩選評價而獲得。該在研產品已在中國獲得細菌性陰道病和絕經后萎縮性陰道炎2個適應癥的臨床試驗許可,預計在2022年內在美國遞交IND。8月2日,西西歐艾(杭州)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西歐艾”)宣布順利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普華資本領投,所融資金將用于加快推進公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新藥CA1001的臨床前開發以及臨床申報。西西歐艾由普華資本和杭州灣區數創科技于2021年12月聯合引進成立,承擔集團公司CCOA Therapeutics在亞太地區運營主體和中國總部的職能。西西歐艾專注于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轉移、罕見病和出血性疾病的創新藥研發,其核心項目為CA1001。動物實驗結果證明,該藥起效快,高度安全,和纖溶酶原激活劑(tPA)及機械取栓術等聯合應用有協同效應,能顯著提高tPA溶栓或機械取栓的效率,降低tPA使用劑量,避免腦出血,擴大治療時間窗,阻止再梗死,具有治療再灌注損傷和降低死亡率等多維度作用。8月1日,格博生物宣布完成22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禮來亞洲基金和凱泰資本跟投。格博生物專注于靶向蛋白降解藥物研發。自2021年3月成立以來,該公司已累計融資近9000萬美元。本次完成的A+輪融資資金將助力格博生物建立研發管線和進一步升級蛋白降解藥開發平臺。格博生物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小分子創新蛋白降解藥的生物技術公司,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為盧剛博士。目前,格博生物產品管線中有兩款具有“best-in-class”潛力、用于治療復發/難治血液瘤的分子膠藥物已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預計于2023年初遞交IND申請。此外,該公司還有三款用于治療實體瘤或炎癥疾病的潛在“first-in-class”蛋白降解藥即將進入先導化合物優化階段。8月1日,原啟生物宣布完成總金額超過1.2億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和泉創資本共同領投,新投資方上海科創基金、健壹資本(原國藥資本)、蘇州基金、博荃資本及若干國際投資基金跟投,原股東建發新興投資繼續增持。根據原啟生物新聞稿,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推進公司十余條經過充分概念驗證(POC)的腫瘤細胞治療產品管線的開發和商業化進程,繼續完善公司自主創新技術平臺的建設,以及未來商業化生產基地的規劃與建設。原啟生物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開發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為楊煥鳳博士。在產品研發進展方面,該公司首個自主開發的靶向GPC3治療晚期肝癌的CAR-T產品Ori-C101已經在中國遞交臨床試驗申請,GPRC5D CAR-T產品OriCAR-017正在開展研究者發起的1期臨床研究。 8月1日,同宜醫藥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惠每資本領投,園豐資本、農銀國際、一村資本等跟投,通和毓承等原股東也積極加持。同宜醫藥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為黃保華博士,該公司致力于腫瘤靶向雙配體藥物偶聯體(Bi-XDC)創新藥物開發。本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同宜醫藥Bi-XDC管線的臨床開發,包括CBP-1008的中國關鍵注冊2期臨床研究、CBP-1018的中美1/2期臨床研究等。基于自主研發的雙靶點配體藥物偶聯技術平臺,同宜醫藥已開發出了Bi-XDC這種創新藥物類型,它具有分子量小、結構確定、容易合成和質控等理化特點,有望克服多種具有良好活性的分子的成藥性障礙,開創藥物開發新途徑。其中,CBP-1008是該公司開發的第一款Bi-XDC藥物,分別靶向在腫瘤細胞表面表達的葉酸受體(FRα)和瞬時受體電位通道V亞族6(TRPV6)受體,有望在2022年底進入關鍵注冊2期臨床試驗。CBP-1018是該公司開發的第二款Bi-XDC藥物,其針對的靶點之一為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除了上述公司,還有其它藥物研發公司也在8月完成融資,限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再一一介紹。希望在資本的助力下,這些生物醫藥公司可以加快候選藥物的研發進度,早日為廣大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參考資料
[1] 厭氧生物完成億元A輪融資,道彤投資等機構領投. Retrieved Aug 01,2022, from http://www.scyysw.cn/index.php?c=show&id=147[2]灣區Family|西西歐艾生物醫藥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Retrieved Aug 02,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b7y_Yv3uBjGIeUEwE0QRJA[3]七月 | 普華匯. Retrieved Aug 01,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RmNT1nDnBx7mYpleMqC_dA[4]Portfolio | 同宜醫藥完成B輪融資,加快全球首個雙配體偶聯藥物關鍵注冊II期臨床試驗. Retrieved Aug 1,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w1ZOsDGV38t0U-G_S-if4A
[5]公司新聞:康萬達新一輪融資與戰略伙伴引入達成. Retrieved Aug 02, 2022, from http://www.converd.com.cn/article-16579-160508.html
[6] 維泰瑞隆宣布完成兩億美元B輪融資. Retrieved Aug 02,2022, from https://www.prnasia.com/story/370441-1.shtml
[7]【首發】泛恩生物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獨家專訪創始人周鵬輝教授. Retrieved Aug 02,2022, from http://www.fineimmu.com/article/249/27.html
[8] 益杰立科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逾億元融資用于加速推進下一代基因療法的開發. Retrieved Aug 07,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nKPo1PPPtYy9weYh01nKNQ
[9] 康威生物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國投創業獨家投資. Retrieved Aug 07,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vb_VwEVZCPG0uA4Z6kXbvQ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