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23:22:18來源:藥方舟瀏覽量:499
迄今為止,FDA一共批準過4個采用連續制造生產的新藥,1個采用3D打印技術生產的新藥。這些新藥生產中采用的先進技術,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近日,FDA局長Stephen M. Hahn醫生與負責醫學和科學事務的副局長Anand Shah醫生,聯名在FDA官網上撰文,闡述通過全力推動先進制造的重要意義。
大家不難注意到,不少21世紀的醫藥產品,仍在使用上世紀中葉以來普遍使用的技術進行制造。在過去的幾年里,FDA一直在鼓勵和促進“先進制造”。這里的先進制造,指的是用于醫藥產品制造的新興技術。
▲FDA批準的采用連續制造、3D打印生產的新藥(數據來源:參考資料[8],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表)
先進制造方法適用于不同的醫藥產品領域。例如,連續制造等工藝強化方法可以使得很多基本藥物的生產簡化、集中。同樣,3D打印技術也可以有助于生產針對患者的醫療設備。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設計和制造工藝,也有望提高效率,減少不確定性。
在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隨著供應鏈壓力的增大,需要采用適應性制造系統來加速醫療對策產品的生產, 先進制造體現出更大的潛在公共衛生價值。FDA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監管基礎來支持先進制造的發展,而應對COVID-19大流行,客觀上要求下更大的力氣,進一步推進醫藥產品制造的發展。
▲醫藥對策產品(MCMs)(數據來源:參考資料[1]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圖)
全力支持先進制造
FDA的監管涵蓋了創新方程式的兩方面:開發與制造——開發關乎于產品是否符合相應的法定標準,制造則關乎于能否生產出供廣泛使用高質量產品。FDA預期在未來幾年內,將批準大約40種基因療法,因此,需要采用新興技術,滿足個體化療法發展的需求。
▲適用于小分子藥物的新興技術(數據來源:參考資料[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圖)
▲適用于生物分子的新興技術(數據來源:參考資料[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圖)
▲適用于多種產品的新興技術(數據來源:參考資料[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圖)
先進制造通常能夠為醫藥產品帶來創新、提高效率、改善供應鏈彈性,為公眾健康帶來廣泛的益處。在過去十年中,FDA在人員、政策和流程方面進行了戰略性、前瞻性的投入,為藥品、生物制品和器械這三個醫藥產品領域的創新者創造了一條清晰的監管途徑。
首先,FDA認識到,尋求采用先進制造技術的創新者,可能會擔心從現有平臺過渡到其它平臺所面臨的技術和監管挑戰。為此,FDA藥品審評與研究中心(CDER)創建了新興技術計劃(Emerging Technology Program),該計劃有一支專業團隊,在提交藥品申請前,就藥品連續制造的工藝控制措施的開發等問題提供支持。為了給生物制品先進制造提供具有針對性地專業技術,FDA的生物制品評價與研究中心(CBER)成立了先進技術小組,該小組就基因療法平臺技術的技術考量等問題,與潛在的開發機構合作。
▲FDA研究人員完成了針對患者特定藥物的幾種臨床和研究工具的3D打印。(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其次,FDA認識到,政策必須與創新同步。為了加快更新穎的技術的發展,FDA制定了一系列具有跨越性的指南文件,FDA利用這些文件來分享有潛在的公共衛生重要意義的新興技術的初步想法。這些指南文件,包括FDA器械與放射健康中心(CDRH)2017年關于《增材制造醫療器械的技術考量因素指南》,其中涵蓋了包括3D打印在內的多項技術。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商業化,FDA提供了進一步明晰了監管,例如2019年CDER發布了《連續制造的質量考量因素指南》。FDA積極參與公眾對話,具有前瞻性地確定與解決向先進制造轉型的潛在障礙。
第三,作為一家植根于科學的監管機構,FDA支持研究和伙伴關系,擴展先進制造的知識基礎。例如,FDA依據《21世紀治愈法案》的授權,設立研究基金,支持研究機構探索圍繞先進制造平臺監測與受控技術的關鍵問題。為了促進公共、私營和非營利部門之間的合作,FDA的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CS)推出了一項新的計劃,以推進公共衛生領域的監管科學,并與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機構America Makes、合成生物學創新機構BioFab USA、國家生物制藥創新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Biopharmaceuticals ,NIIMBL),以及一些行業組織與臨床協會等利益攸關方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FDA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CS)率先開展了多個FDA機構內研究項目,幫助開發評估先進制造技術所需的監管專業知識。這些舉措將使FDA能夠識別確定、解決針對先進制造的交叉科學、技術和監管挑戰和機會。
醫藥制造現代化是全力防災的關鍵
除了上述政策和方案基礎外,FDA還采取了一些行動,支持專門針對公共衛生應對的產能。例如,CDER與BARDA(國防部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系,以探索連續制造技術如何提高美國在緊急狀況下快速制造醫療對策產品的產能。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FDA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CS)與器械與放射健康中心(CDRH)幫助制定了FDA、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與退伍軍人事務部(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VA)之間的諒解備忘錄,促進3D打印的信息共享,幫助支持個人防護設備與醫療器械部件等基本醫療用品的制造。
▲采用公立-私營部門合作(PPP),促進增材制造(3D打印)信息共享,支持個人防護設備與醫療器械部件等基本醫療用品制造(數據來源:參考資料[1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圖)
監管科學進步的目的,不是為了進步而進步。經得住考驗的公共衛生準備,需要對FDA多年來一直在推廣的技術進行激勵、投入。加強應對能力,需要以全方位的視角,真正認識到打造更具彈性與效率的平臺所需的資金與科學專業知識投入的重要性。
為了減輕創新者的負擔,作為醫藥產品國際協調會(ICH)Q13提案的一部分,FDA正在積極努力確保連續制造準則的國際一致性。通過監測正在開展的資助項目,推進那些能夠證明在安全性、質量與效率方面具有明顯改善的舉措,確保依靠與時俱進的研究為最佳實踐提供依據。FDA將繼續主辦論壇,參加國家和國際研討會,討論科學問題,與利益攸關方合作,促進利益攸關方之間關于采用最佳實踐和創新想法的交流。
大流行在本質上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制造方法必須具有適應性。先進制造為提高在危機情況下的供應鏈安全保障、應對能力提供了一種有效率的方法。建立監管基礎,可以使行業將能夠繼續落實必要的制造技術改進,更好地服務公眾健康。
參考資料:
[1] FDA. What are Medical Countermeasures? Feb 12, 2020. Retrieved Feb 14,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about-mcmi/what-are-medical-countermeasures
[2] FDA.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ug 3, 2020. Retrieved Aug 6,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mcm-issues/advanced-manufacturing
[3] FDA CDER. Emerging Technology Program. Oct 10, 2019. Retrieved Aug 6,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about-fda/center-drug-evaluation-and-research-cder/emerging-technology-program
[4] FDA CBER. CB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Team (CATT). Jun 27, 2019. Retrieved Aug 6,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industry-biologics/cber-advanced-technologies-team-catt
[5] FDA CDER. Quality Considerations for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Feb, 2019. Retrieved Feb 23, 2019 from https://www.fda.gov/media/121314/download
[6] FDA. Impact Story: Regulatory Science is Strengthening U.S. Drug Product Manufacturing. Feb 5, 2019. Retrieved Aug 6,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drugs/regulatory-science-action/impact-story-regulatory-science-strengthening-us-drug-product-manufacturing
[7] FDA, CDER. Advance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and Modernization Guidance for Industry. Sept, 2017. Retrieved Aug 6,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media/95444/download
[8] Douglas B. Hausner, Christine M. V. Moore.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Current Status. June, 2018. Retrieved Aug 6, 2020 from https://ispe.org/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may-june-2018/continuous-manufacturing-current-status
[9] FDA, CDRH, CBER.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ed Medical Devices, 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taff. Dec 5, 2017. Retrieved Dec 12, 2017 from https://www.fda.gov/media/97633/download
[10] Ahmed Zidan. CDER Researchers Explore the Promise and Potential of 3D Printed Pharmaceuticals. Dec 11, 2017. Retrieved Dec 16, 2017 from https://www.fda.gov/drugs/news-events-human-drugs/cder-researchers-explore-promise-and-potential-3d-printed-pharmaceuticals
[11] FDA. SPRITAM (levetiracetam) Tablets. May 27, 2016. Retrieved Aug 11, 2020 from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nda/2015/207958Orig1s000TOC.cfm
[12] Stephen M. Hahn, Anand Shah. Investing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o Support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Aug 3, 2020. Retrieved Aug 4,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fda-voices/investing-advanced-manufacturing-support-public-health-preparedness
[13] FDA. 3D Printing in FDA’s Rapid Response to COVID-19. Aug 3, 2020. Retrieved Aug 4,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3d-printing-fdas-rapid-response-covid-19
[14]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 公文箱里裝著微型藥廠——醫藥行業的下一個熱點?Nov 30, 2019. Retrieved Nov 30, 2019 from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