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15:03:06來源:動脈網瀏覽量:265
作為一門將醫學與運動相結合的、綜合性的、交叉臨床學科,運動醫學不僅應用現代醫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和防治運動創傷及相關疾病,同時也運用科學運動方法治療因缺乏運動導致的慢性疾病,從而實現防治傷病、促進健康、恢復機體功能和維持健康狀態的目標。
運動醫學相關疾病包括運動損傷、過度使用損傷和退行性疾病等。2022 年中國運動醫學相關疾病患病人數約為 1.6 億人,其中運動損傷人數超 2000 萬人,其他運動醫學相關疾病患病人數約 1.4 億人。未來,隨著中國居民運動參與率的不斷提升及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預計至 2030 年中國運動醫學相關疾病患病人數將達到約 1.9 億人,2022 年至 2030 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約為 2.0%。
國家層面對運動醫學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加強運動醫學服務體系建設;2022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要發展運動醫學產業,為群眾提供高質量運動醫療服務;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支持性政策,如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納入運動醫學專科建設、支持運動醫學高端人才培養等;各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本地運動醫學產業發展規劃。創新理念下,大量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應用于運動醫學這一領域。
動脈網希望從醫療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兩個維度為參考,尋找運動醫學領域具有高成長性的創新者,2024年5月9日晚,VB100、動脈網正式對外發布2024未來醫療100強評選,并揭曉運動醫學TOP5企業。
方潤醫療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上海張江科學城醫療器械產業基地,是一家致力于創新微創醫療器械研發和生產的平臺企業。該企業擁有等離子消融技術、射頻消融、植入物三大高壁壘核心技術平臺,業務覆蓋運動醫學、脊柱微創、耳鼻喉科、腫瘤介入、呼吸介入等五大領域。
該企業致力于打破國外巨頭對低溫等離子設備和射頻醫療器械的技術壟斷。經過10多年的研制開發和市場推廣工作,方潤集團已經成功掌握了核心技術,成為中國等離子設備和射頻消融治療設備的行業標準制訂者,打破了外企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尤其是在運動醫學和腫瘤治療領域,成為國產低溫等離子和射頻醫療器械領域的領頭羊。
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具備傳統器械不具備的汽化、融切、成形、熱收縮、止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刀頭直徑小、精巧, 有多種角度, 可以達到傳統器械所無法達到的部位, 如半月板后角。不會產生固體顆粒殘留, 減少了沖洗量, 保證了術野的清晰度, 簡化了手術的操作過程。術中止血安全、有效。各種刀頭均具備良好的止血功能, 可以安全有效地應用于關節內的止血。從而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創傷。
(企業代表產品)
等離子射頻治療儀的工作溫度40 ℃ ~ 70 ℃, 熱損傷深度< 1 mm, 對周邊組織細胞代謝沒有影響, 在清理關節腔的同時, 不會損傷到深層組織。雙極射頻能夠徹底清除滑膜, 有利于減少關節血腫的發生, 促進關節功能康復。
在行業內,方潤醫療率先踏入能量器械領域,目前已開發出多款等離子主機及電極,產品廣泛應用于運動醫學、脊柱微創及耳鼻喉科領域。在運動醫學等離子刀市場中,方潤醫療市占比達國內外品牌第二,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一。
目前方潤醫療已獲得NMPA注冊20項,國家專利100多項(含子公司),并獲得CE產品認證及ISO13485質量體系認證。眾多產品中,運動醫學的低溫等離子關節電極的產品性能和質量已經達到進口產品的水平;在運動醫學領域,除等離子刀外,方潤醫療還擁有鈦合金帶線錨釘、鈦合金韌帶固定螺釘、PEEK帶線錨釘和PEEK界面螺釘、可調節線圈帶袢鈦板、非吸收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縫線等植入物系列產品,不斷完善運動醫學整體解決方案,打破了進口廠商的壟斷;腫瘤治療領域的甲狀腺射頻消融系統是國產第一家取得注冊證。據悉,方潤醫療核心產品應用于全國上千家醫院,并在歐洲、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銷售。
1、醫療科技創新的六大關鍵方向:
運動損傷智能診斷系統:基于影像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
運動表現評估系統: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技術動作等進行智能化評估;
運動健康管理平臺:匯聚運動醫學大數據,提供個性化健身方案;
運動醫療機器人:用于手術、康復等環節提高精準度;
運動檢測監測設備:如可穿戴傳感器、壓力墊等,實時監控運動過程;
運動基因檢測:運動基因組學用于個性化訓練指導。
2、七大重點服務領域:
運動損傷的診療服務:及時高效的運動創傷救治;
職業運動員的醫療保障服務:為職業運動員提供貼身全方位醫療支持;
運動員訓練與競賽管理:科學訓練方案制定、生理監控等;
青少年青春期運動醫學:運動發育評估、體能訓練等;
大眾群眾體育健身:運動損傷預防、康復指導等;
運動干預慢病治療:針對糖尿病、肥胖癥等開展運動醫學介入;
運動醫學教育培訓:培養專業的運動醫學人才隊伍。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